农业部要求抓好灾后改种补种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丝毫没有放松环境保护,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丁仲礼指出,这个陷阱由6步逻辑推理构成:第一步,论证全球温度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性。而这些减排方案巧妙地回避了各国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在这个总量中,发达国家确定‘率先减排比例后,余下的即为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且所剩不多。他特别说明,通过计算,发现在450ppmv的控制目标下,现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排放赤字,但我们并非主张这些国家今后不能再有任何排放,而是主张这些国家应该用资金和技术来‘交换今后的排放权。那么,这些减排方案是否科学公正?丁仲礼课题组对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方案、G8国家方案等7个主要方案进行了评估分析。这样的方案将大大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违背了国际关系中的公平正义原则,也违背了气候变化协议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可以说,目前世界上的低碳经济国家还是那些以自然经济形式存在的最不发达国家。
此外,丁仲礼认为,对450ppmv目标不应设定得太过刚性。根据他的计算,如果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25%的中期减排目标,中国到2019年即用完排放权。奥运村内还设有垃圾处理器,利用太阳能将垃圾压缩存放,使普通尺寸的垃圾箱容量增长五倍,降低了垃圾运输频率。
老工业区变身环保之家据贝利介绍,奥运村的前身是老工业区,早在20年前有关部门就酝酿改造计划。贝利说,奥运村通过能源利用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车库废气管理系统等高效环保手段可以节能40%以上。作为环保之家,奥运村整个小区已经获得了世界影响力最广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之一的LEED体系环保金级认证,部分公寓还获得了环保白金级认证。贝利说:温哥华是个雨水丰沛的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节水率能达到40%,保证一年中有8个月时间有足够的雨水冲洗厕所。
有意思的是,就连村内的车库也设有废热回收系统,废热被回收后用来预热小区使用的饮用水。如果从高空俯瞰温哥华冬奥会奥运村,你会惊讶地发现,每个楼顶上覆盖的绿色植物组成了姿态各异的运动员滑雪造型。
贝利特别指出,奥运村内所有公寓楼都能收集和贮存雨水,这些雨水用来冲洗厕所,还能浇灌景观植物,降低了居民对饮用水的使用量。运动员之家近距离接触市中心温哥华冬奥会奥运村有个美丽的名字-- 千年·水,奥运村的总项目经理贝利8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温哥华是依山傍水的城市,而水又是万物之源,所以奥运村的名字中一定要有个水 字。贝利介绍说,奥运村千年·水在冬奥会后将成为综合性社区,目前建成的10栋楼中将提供730套商品房、120套出租房和250套适合低收入人群的 经济适用房。今年5月,贝利将带着奥运村沙盘代表加拿大参加上海世博会,他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温哥华冬奥会奥运村的环保理念和生活方式。
目前奥运村每平方米 8500加元的房子已经卖出80%,价格较高的公寓卖出了大约30%。与历史上很多奥运村不同的是,位于温哥华南部的奥运村与市中心只有一溪只隔,乘坐轮渡穿越福溪仅5分钟就能到达市中心,轻轨、公共汽车等公交设施一应俱全,方便运动员在比赛之余近距离体会温哥华的脉搏。奥运村里还有一个上世纪30年代的地标性建筑盐屋,当时是用来加工处理海盐的,经过加固改造后的盐屋目前成为交流休闲场所。贝利说:尽管加拿大近几年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温哥华的房价一直比较高。
此外,奥运村在赛后又将变为一个综合性社区,村里建筑的整体环保理念向人们昭示了在新千年里新的生活方式:环保。问起中国代表团的位置,他指着另外一栋楼说:这栋楼在整个奥运村里也属于比较靠近福溪的地方,位置也很不错。
作为一个建筑师,贝利眼中的奥运村不仅仅是个充满环保创意的高科技产物,他更希望人们把这种社区当成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这些公寓面积从50平方米到300平方米不等,其中最便宜的商品房每平方米8500加元(约合5·5万元人民币),最贵的每平方米1·1 万加元(约合7万元人民币)。
奥运村有望成为未来居住模本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相关设施的赛后利用一直是一个困扰主办方的问题,而温哥华冬奥会的奥运村在赛前已经作为商品房向社会出售。说到楼顶上运动员造型的绿色植物图案,贝利笑着说,他们计划将这个创意永久保留,作为冬奥会记忆成为温哥华的一大景观。千年·水的名字由此而来。贝利说:温哥华在申办奥运会时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申办承诺,因此当初建筑方与奥组委达成一致,要把奥运村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天花板反射供暖和制冷系统能够让整个项目节能50%。贝利负责奥运村的可持续性总体规划、主持制定可持续建筑开发策略,他介绍说,市政府重视冬奥会,特意把温哥华市内最后一块沿海靠近市中心的地块留给了这个冬奥会工程。
在这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奥运村,设计者在安排好运动员住宿的同时,更是在可持续发展上煞费苦心,打造出一个能够实现低能耗、无处不环保的大型社区。如今的奥运村不仅是运动员之家,更可称得上是环保之家,无处不在的环保理念贯穿了整个奥运村的设计和建设。
由于奥组委相关规定的限制,记者当天没能进入奥运村内参观,贝利在展示厅通过沙盘对奥运村建筑进行了介绍,他笑着说:加拿大代表团占有东道主优势,他们住在最靠近福溪、景观最佳的那栋楼里,水景和市中心的繁华尽收眼底。他相信,随着冬奥会的举行,奥运村的赛后销售工作一定会顺利完成。
比如,奥运村内社区能源利用系统提供的热能的65%来自经过此地的污水热能。除了节水节能,奥运村的地面污水经过处理后将流入大海。
他说:虽然现在建造环保公寓成本比一般公寓高出不少,但是从长远考虑,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国家建造这样的公寓,整体的能源消耗一定会大幅减少,对人类来说是个好消息。冬奥会期间将有约3000名运动员和官员入住奥运村,目前奥运村开放的公寓楼有10栋,包括1100套公寓房以及医院、洗衣房、运动员餐厅等相关服务设施贝利负责奥运村的可持续性总体规划、主持制定可持续建筑开发策略,他介绍说,市政府重视冬奥会,特意把温哥华市内最后一块沿海靠近市中心的地块留给了这个冬奥会工程。千年·水的名字由此而来。
问起中国代表团的位置,他指着另外一栋楼说:这栋楼在整个奥运村里也属于比较靠近福溪的地方,位置也很不错。老工业区变身环保之家据贝利介绍,奥运村的前身是老工业区,早在20年前有关部门就酝酿改造计划。
说到楼顶上运动员造型的绿色植物图案,贝利笑着说,他们计划将这个创意永久保留,作为冬奥会记忆成为温哥华的一大景观。如今的奥运村不仅是运动员之家,更可称得上是环保之家,无处不在的环保理念贯穿了整个奥运村的设计和建设。
他相信,随着冬奥会的举行,奥运村的赛后销售工作一定会顺利完成。贝利介绍说,奥运村千年·水在冬奥会后将成为综合性社区,目前建成的10栋楼中将提供730套商品房、120套出租房和250套适合低收入人群的 经济适用房。
奥运村内还设有垃圾处理器,利用太阳能将垃圾压缩存放,使普通尺寸的垃圾箱容量增长五倍,降低了垃圾运输频率。贝利说:尽管加拿大近几年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温哥华的房价一直比较高。贝利特别指出,奥运村内所有公寓楼都能收集和贮存雨水,这些雨水用来冲洗厕所,还能浇灌景观植物,降低了居民对饮用水的使用量。今年5月,贝利将带着奥运村沙盘代表加拿大参加上海世博会,他希望与更多的人分享温哥华冬奥会奥运村的环保理念和生活方式。
目前奥运村每平方米 8500加元的房子已经卖出80%,价格较高的公寓卖出了大约30%。除了节水节能,奥运村的地面污水经过处理后将流入大海。
与历史上很多奥运村不同的是,位于温哥华南部的奥运村与市中心只有一溪只隔,乘坐轮渡穿越福溪仅5分钟就能到达市中心,轻轨、公共汽车等公交设施一应俱全,方便运动员在比赛之余近距离体会温哥华的脉搏。作为一个建筑师,贝利眼中的奥运村不仅仅是个充满环保创意的高科技产物,他更希望人们把这种社区当成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奥运村,设计者在安排好运动员住宿的同时,更是在可持续发展上煞费苦心,打造出一个能够实现低能耗、无处不环保的大型社区。冬奥会期间将有约3000名运动员和官员入住奥运村,目前奥运村开放的公寓楼有10栋,包括1100套公寓房以及医院、洗衣房、运动员餐厅等相关服务设施。